• 手机学习
京麓书院国学大讲堂
让国学走进每个中国人
4006982133

花艺

首页 – 国学与百姓生活 – 花艺

花艺

花艺是花卉艺术的简称。花艺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法,花材的排列组合让花变得更加的赏心悦目,表现一种思想,体现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,形成花的独特语言,让欣赏者解读与感悟。

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物,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很早就与花为伴。花使人产生信赖、安慰的感受,能互相沟通,人们把花(叶)作为护身符,戴在身上,是可以驱魔祛邪,得以平安。后逐渐展为一种装饰,表现自己的美丽迷人,互相赠送以示爱慕和思念。

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花祭祖和互赠花枝(束)的风俗,而且玩赏花木的风气甚浓。据考古发现,河北望都东汉墓道壁画中有一方几上盛有六枝红花的圆盆,过去人们对插花意识淡薄,曾认为是盆景,但现在看来,甚似插花。这和北周时庚信的一首杏花诗极其相似。诗曰:“春色方盈野,枝枝绽翠英。依稀映村坞,烂漫开山前,好折待宾客,金盘衬红琼”。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,多放荡江湖,寄情花草,与山水花草为友,他们不仅赏花,还有探花、采花的逍遥游。东汉张衡的《归田赋》上说:“仲春令月,时和气清,原隰郁茂,百草滋荣……于焉消遥、聊以娱情”。东晋的陶渊明有诗:“秋菊有佳色,损露掇其英,汛此忘忧物,远我遗世情”。采花、折枝的兴致历久不衰,如“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”,“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”等等,正因中国文人有此嗜好,所以中国的插花艺术既具自然写真的风格又具浓郁的文人气息,融诗、书、画、花于一体,不拘一格,谦洒自如。这是东方插花艺术的特点,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。

日本插花是从中国传入的,因此也渗透着不少这种特色。此外,中国人很早就研究延长切花花材寿命的方法,对花枝插置的布局,与花器和周围环境的配合等等都早有研究,使插花成为一门独立的、系统的专学。高濂的《瓶花三说》,张谦德的《瓶花谱》,还有罗虬的《花九锡》以及明代袁宏道的《瓶史》都可说是最早的插花专著。

中国国学教育的倡导者——京麓书院:以史为鉴,与圣贤为师友,纵观天下!

京麓书院通过对儒、释、道、兵、法、墨等诸子百家先贤智慧经典运用,深刻解析中国文化的精神主旨和微言大义,探知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涵。以全新视角,探讨智道、人道,成功的非“常”之道;博引上下五千年经典个案,剖析商业文明中人的睿智脉络,领会天道法则——忧勤惕厉;突破传统,以思维缔造非凡视野,以理解缔造人生境界,以仁义缔造贵族品格,完善人生!

京麓书院国学大讲堂系列培训课程使聆听者切身感受国学魅力,体会先贤思想;真正做到“学有所悟,思有所用”,在书香圣地中开启“学、问、思、辨”的求学之旅。

手机微课
最新课程
音乐文字和经典相结合的传统礼乐启蒙,多元文化音乐要素、世界各地前
“高维智慧与生命觉醒”共修班,是刘丰老师,与我们一起,在每一个当下,与
亲子冲突里的每个问题,都在给家长的一个信号,那就是孩子想要没有创伤